來到京都的第二天,也是行程最豐富的一天,參拜寺廟是重頭戲,沿途的櫻花包圍也不會少,網友大推的”蹴上櫻花鐵道”,人氣果然很旺,一對對情侶互相拍照賞花,這個時候才第一次感覺,一個人旅行還是有點寂寞的。
穿過路邊這個”雄關奇想”磚拱門,就可以走到”蹴上櫻花鐵道”,拱門當然也有來歷,是1890年完成琵琶湖疏水的運河發電工程之後,當時的京都知事所寫下的自信豪語。
漫步在鐵道,配上觸手可及的櫻花,又是一幅浪漫美景,可惜已經過了滿開,缺少了一點”千軍萬馬”的震撼。
另一邊就是琵琶湖疏水紀念館,櫻花滿開的時候應該會更漂亮。
在這裡拍完照,接下來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走,我嫌旅遊書重,沒有隨身攜帶,這時候找不到巴士站,離下一個景點似乎有一段距離,所以只好去旁邊的地下鐵,搭一個站到”東山”,再繼續我的鐵腿之旅。下車後不久,第一個走到的是”青蓮院門跡”,旅遊書和網上介紹都不多,所以我也就過門而不入。
再走一小段路,到了”知恩院”,門口建築非常雄偉有氣勢,所以就進去瞧瞧。裡面的櫻花也開得不錯。
知恩院的範圍非常廣,可惜主建築”御影堂”正在施工,不能參觀這裡”七不思議”其中的”鶯聲走廊”和”遺忘的傘”,然後我愈走到後面愈覺得怪怪的,這天是星期天,有很多穿著黑衣的人進來,似乎參加什麼儀式,好幾個佛堂中都有儀式進行,而且寫明不可以進入,後來才搞清楚,可能是在進行法事之類的,感覺有點怪怪的,加上院內到處都在施工,所以就趕快離開,沒有仔細參觀。
再走不久,就到了圓山公園,雖然櫻花都開始凋謝,樹都長葉子了,但還是有很多人坐在樹下賞花。
買了抹茶霜淇淋,好吃!
圓山公園一邊是八坂神社,穿過八坂神社可以到祇園,但我得先去清水寺,所以走另一個方向,沿路又看到有人力車,還可以美美的拍照,走到腿痠的我真的很想叫來坐坐看。
經過了超有名的”茶寮都路里”,是專吃甜點的,裡面好多人在等位,只好放棄。
沿途有很多這種可以”摸摸”的石像,我沒仔細研究到底該怎麼摸,或摸完會保佑什麼,反正沒人排隊的我就去摸摸,有摸有保庇啦!(這個是布袋和尚,旁邊的”御陵衛士屯所跡”也是一個有名的歷史遺跡。)
高台寺門口御神燈旁這個黑牛,我摸完之後旁邊的兩個外國人恍然大悟地展開對話:「原來要這樣摸啦,這樣這樣…」其實我很想跟你們說,I am sorry~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摸才對,我是隨便亂摸的啦!(回家之後上網查了一下,原來要用右手或雙手,摸身體覺得不適或不好的相應位置,我那時候摸的是牛頭!神啊~請不要誤會我頭殼壞掉,其實我腦子好的很啊~~)
到了高台寺。
入口的牌子寫著櫻花滿開。
高台寺的庭園很漂亮,枯山水的變化很多,中間似乎象徵著龍的造型,發揮一點想像力的話,就覺得很像龍在水裡游來游去,然後激起好幾個漩渦...不過很奇怪,宣傳單張和官網都找不到關於這個庭園的資料,所以不知道其中有沒有特別含意。
後面的庭園範圍也很大,還有兩個大水池。
高台寺是豐臣秀吉的正室夫人– 北政所,為豐臣秀吉祈福而蓋的寺院,室內有很多漂亮的漆器繪圖,但不能拍照。跟著人群爬到後面的山坡,有兩座傘亭和時雨亭,據說是豐臣秀吉的茶室,放射狀的屋頂建築是一大特色,但老實說很樸素沒甚麼好看,還爬得我很累…
旁邊還有個超大的靈山觀音,還好沒進去參觀,因為後來查資料才知道裡面有很多納骨塔...
不遠處還有個靈山護國神社,牌子上寫著裡面有坂本龍馬的墓,不過因為要趕在關門前去清水寺,所以這個也就過門不入。
京阪之旅第二天,一大早從銀閣寺出發,經過哲學之道、南禪寺、蹴上櫻花挑道、知恩院、高台寺,時間才到3點多而已,下一站:清水寺,以及附近的二年坂、三年坂土產逛街區!
知恩院官網:
http://www.chion-in.or.jp/index.php
高台寺官網:
http://www.kodaiji.com/index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