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家住在韓菜集中的金巴利街、金巴利道附近,最近這間新的韓國菜餐廳開業,她說都見到韓國人去吃,似乎靠得住,所以大家一行五人就相約去"試食",沒想到餐廳很好吃有驚喜。
上門時間尚早,不用等位,只有兩桌韓國人,其中一桌正在吃"辣雞鍋",看起來似乎不錯,於是就有樣學樣點了一份,為避免太辣,會講廣東話的韓國人老闆娘答應讓我們自己加醬,超好吃的!雖然是雞胸肉,但很嫩不澀,辣度因為是自己調所以當然是剛剛好,裡面的菜也很新鮮,配上鍋裡的年糕一起吃,很入味,裡面的醬料辣中帶甜,不是只有嗆辣,也不會過鹹,非常好。
吃韓菜一定會附小菜,聽說吃燒烤的小菜比較多款,這裡沒有燒烤,小菜只有三種,其中的泡菜是我吃過的香港韓菜中,最合我口味的,因為不會過辣,也不會太鹹,也沒有假假的酸味,可以吃到微微的鹹魚鮮香味,所以我們一直追加,好像添了4、5次,可能是把人家的泡菜吃光了,所以最後一次送來的就沒那麼入味了。
還叫了一個冷麵,麵不會太韌太硬,配料有鮮甜的水梨、白煮蛋等等。吃完辣雞吃冷麵,讓冷麵感覺更鮮甜美味了!(這個來不及拍照就已經搶食一空!)
本來想叫個拌飯,氣質老闆娘推薦"紫菜飯捲",這個味道比較清淡,比起附近其他家的飯捲,感覺上麻油下的比較少,香氣不多,但同時也不會太油膩,適合喜歡清淡的人。
因為東西好吃,所以我們一直追加食物,辣雞鍋的年糕多點了一份,還叫了炒粉絲,同樣是少麻油的清淡口味,很健康,唯一缺點就是太小盤了,我忘記是60元還是70元一盤,一個人吃都嫌少,如果份量多一點就好了。
吃完以上的食物,我們又見到菜單上的牛腸鍋似乎很不錯,結果又叫了一個鍋!五個女性,有點很誇張的食量!牛腸鍋除了牛腸還有牛肚,吃起來一點也不韌,很軟很新鮮,應該是冷凍貨,但完全沒有雪藏味,也沒有不新鮮的感覺,老闆娘說,是跟韓國人開的凍肉舖叫的貨,雖然我沒有去韓國吃過當地的正宗韓菜,但見到這裡幾乎都是韓國人光顧,相信水準應該也是貼近地道風味。
金巴利街附近的韓菜餐廳,有的水準開始下滑,有的吃燒烤價錢偏高,這個算是不錯的選擇,希望水準繼續保持!
~~第二次上門~~
一個多星期後我又上門光顧,晚上八點坐無虛席,還好有事先訂位!整家餐廳連我們只有兩桌香港人,其他都是韓國人,吃的酒酣耳熱氣氛喧鬧,隔壁桌熱情的韓國大姐還跟我搭訕,雖然聽不懂韓文,但完全感受到她的熱情,覺得自己好像在看韓劇一樣…我們一行四人叫了更多東西吃:大的辣雞鍋、中的牛腸鍋、冷麵、韓式拌飯、海鮮蔥餅、豆腐湯。
海鮮蔥餅不太優,很油而且散散爛爛的,之前吃過的煎餅都比較乾香,不過我不知道怎樣才是韓國正宗,而且煎餅的蔥真的超級多,連我不討厭吃蔥的都覺得蔥太多太濃味。豆腐湯有加海鮮去煮,還附一碗飯,其實是很健康的選擇,不過因為同時間有辣雞鍋,就顯得豆腐湯很沒味道!至於韓式拌飯,原來是白飯加上一堆生菜和一個半熟荷包蛋,然後自己加辣醬和麻油攪拌,如果不喜歡吃生菜也不喜歡吃冷飯的話,會覺得這個組合有點怪怪的。
要改進的是第二次的泡菜有點鹹,希望水準穩定比較好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