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去旅行,排行程當然是很費心思的一件事,本來我想把這次定調為”放空之旅”,想試試看完全不要準備,走到哪就逛到哪,但很快師奶性格就蓋過了一切,還是決定維持一直以來”效率之旅”的習慣!
首先當然是買旅遊書來研讀一下,然後上網看看別人是怎麼玩怎麼吃的。我很自以為聰明的在台灣買了京阪之旅的旅遊書,因為想說台灣去日本玩的人比較多,應該寫得比香港好才對,但仔細研究之後發現寫得真糟!地圖不清楚、路線不明確、搭什麼車去到目的地也寫得好粗糙,看來還是得在香港再買一本才行。
另一個遇到的大問題就是,京都太太太多東西看了,一大堆神社寺廟,就算住上半個月也逛不完,偏偏我對日本這廟那廟的老東西還蠻有興趣的,現在要取捨哪間去哪間不去,就天天都在變來變去。我心目中必去的是”龍安寺”,對一般遊客來說好像算是冷門,但我很想看著名的枯山水,練練我的氣質。另外”哲學之道”要去裝有深度,也碰碰運氣看會不會碰到櫻花夾道的盛況,另外京都御所要預約,所以也在我的必訪名單中,反正我就是走偏門路線,遊客必去的我反而排次選,一整個就是要自以為與眾不同的fu!
京都御所的預約比想像中容易,只要登入宮內廳的官網(皇室也有網站,蠻跟得上時代嘛!),填填基本資料、選好想參觀的時間就可以了,參觀路線有分1小時和35分鐘兩種,為了想多去幾個地方所以我選了短路線的。當然填資料的時候又碰上跟旅遊網一樣,要填地址電話的問題,這回不囉嗦,直接填飯店的電話地址!
至於想吃的東西,實在是太多了,最想吃的米其林三星料理 – 吉兆、菊乃井的會席都太太太貴了,5、6千港幣一餐我實在捨不得花這個錢,只好退而求其次,訂了創業有一百一十多年的”渡月亭”日歸溫泉 + 湯葉會席,湯葉就是有一鍋豆漿,一邊煮出豆皮一邊撈起來吃,說是京都的傳統料理,好像挺有趣的。其他雖然還有很多想去的老店或名餐廳,但京都有名的老店實在太多了,根本不可能一一品嚐,所以這個部分暫時屬於放空狀態,到時候看感覺想去哪家就去哪家,說不會有比旅遊書上更讚的新發現。
基本上我的行程是以京都為主,預計待整整3天,第4第5天在大阪,以我瞎買王的行徑,在心齋橋、道頓堀、梅田逛街應該都不夠時間了,所以行程也不需要怎麼排,只要最近記得常去留意”造幣局”有沒有剛好在我要去的時候開放,這樣就可以去賞賞櫻花,
(後來的UPDATE!3月22日上網一瞧,造幣局開放日出來啦!從4月17日開始的一個星期,也就是我剛好人在大阪的日子啊!果然幸運之神有聽到我的呼喚!聽說去年造幣局開放一星期,湧入60萬人,我可以準備好去人擠人囉!)
另外再去地標二条城拍拍照,應該就差不多了,至於最後一天,會一大早就殺去機場,在機場旁的
outlet滾一天,做最後衝刺,可以預見的是行李一定會超超超重!
萬事俱備(好像是吧…),一切就等出發的日子到來啦!
宮內廳官網:
申請參觀京都御所的網頁:
https://sankan.kunaicho.go.jp/sankan/servlet/recept/initCourse
京都嵐山溫泉 渡月亭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