櫻花美景 + 著名的會席料理 + 溫泉,就是我抵達京都的第一餐,比預期的更完美,心情大好,身體也得以放鬆舒緩,趕走了搭乘夜機而來的疲憊。
行前找嵐山的住宿時,本來鎖定很有人氣的”渡月亭”或”花筏”一泊二食溫泉旅館,可惜兩家都早早客滿,後來看到渡月亭有”日歸溫泉套餐”,而且吃的是京都著名的豆腐料理,想想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,就在網上預訂了,雖然綁死了自己的時間,讓我一直擔心是否能及時完成搭乘觀光小火車的行程,但事實證明有訂位是個正確無比的決定,因為我被安排在靠窗的角落,面對的就是渡月橋旁這一片美景…
這這這…這也太美了吧!!對著美景吃午餐,就算此時的我是一個人吃飯,也完全不寂寞,因為看櫻花就已經夠忙了,應該沒空理旁邊的人才對!而這張就是我的菜單,高級的和紙印製…
也可以喝點小酒,不過我已經整晚沒睡,再喝應該會立刻昏睡,只好先放棄囉!
第一碟”先付”(開味小菜)
名堂叫做”卯之花”,菜單上寫著”卯月”,即是四月,內容是蒟蒻絲、紅蘿蔔、木耳、炸豆皮混和的冷盤,加上葉芽裝飾。外觀超美的,吃起來很清淡,但是又很甜美,城市來的味蕾一瞬間回歸了大自然(什麼爛形容?!但就是這種感覺耶…)。
第二碟”前菜”,菜單上落落長,”胡桃豆腐美味出汁”是右邊那盤甜汁煮核桃與芥末裝飾的核桃豆腐,”春野菜利久和合”是左上角那一杯(可惜沒拍清楚),內容有麵麩、菜的花(這個後來我有特別研究了一下,容後分解)、細細的芹菜,至於菜單上寫的”うるい”是什麼我沒查到,懇請日文文化前輩指點。另外還有用微鹹的葉子包的壽司,裡面包著鮮嫩的鯛魚,外面是一枝櫻花裝飾,超美的,而且真的超超超好吃!而左下的是炸蠶豆和鮭魚捲,小小的,很精緻,幾乎捨不得吃。
第三碟”御造里”,是豆腐切成生魚片的模樣,和兩種魚的刺身擺在一起,好特別。
第四碟”溫物”,就是整個湯葉會席料理的重頭戲– “湯葉”是也,一邊煮著豆漿,等上面形成豆皮之後撈起來沾醬油吃。這裡的菜單其實有好幾種,可以選豆腐類或湯葉料理,但我覺得這個湯葉可以自己一邊撈一邊吃,實在太好玩了,就選了這個,雖然撈起來小小一塊,而且最多只能撈個6-7片,但真的是很有風味的難得體驗。至於豆皮的味道,很香、很新鮮,沒有臭豆味,非常好。另外還附一小碟已經製作好的豆皮冷盤,是說怕萬一DIY製作失敗,也有完整豆皮吃的意思嗎?還真貼心喔~
第五碟”燒物”(魚類燒烤)
是燒烤鱸魚,加上三種各有名堂的菜,這就不一一查來歷了,有興趣請自己看餐單孤狗或百度,魚很好吃,肉質是緊實那種,太小塊了一點!
第六碟”御凌ぎ” – 燒穴子飯蒸,穴子不就是”料理東西軍”常出現的,像鰻魚的高級魚類?太讚了!這個也是整個套餐最好吃的,熱熱的飯配上濃稠的湯汁,還有軟嫩的穴子…同樣的,魚太小塊了啦!
第七碟”焚合”,有筍、弄成葫蘆型的紅蘿蔔、櫻花形狀的麩、菜的花和木的芽又出現了,似乎是春天當季的野菜,擺盤就跟藝術品一樣。
第八碟”留肴”,是半煎炸的和牛,和牛耶!也太高檔了吧!不過和牛真的很油,感覺上都在吃肥肉,所以必須混著鋪底的沙拉吃,減輕油膩感。
第九碟”止椀”,就是味增湯,裡面加了豆皮和菇,好喝。
第十碟”御飯”,是京都產的越光米,灑上一點小魚乾,好香好好吃,日本的米真是沒話說,上面的配菜小魚和附的醬菜都是京都名物,因為旅程中一直看到很多地方都有在賣,種類味道也很多。
最後一碟”水物”(餐後甜品)
是鳳梨、草莓、抹茶豆乳甜點,配色好亮麗,菜單上連裝飾的薄荷葉都有寫出來,真的是太仔細了一點。
套餐的每一道菜,都巧妙地加進了豆腐豆皮等黃豆製品,設計得非常細心。
這一餐豐富的美景料理要多少錢?答案在此:
扣掉一個0就是港幣,很貴,但體驗和美景無價。
吃飯的地方是在河邊的渡月亭餐廳"松風閣",外面有大量櫻花樹包圍。
地上隨便一片櫻花落葉,都是一幅美景。
外面的河川風景。
旁邊就是嵐山最著名的景點”渡月橋”。
吃完料理,還有泡溫泉,地點是步行一分鐘的渡月亭"秀山閣",是大浴池,溫泉沒感覺有特別的味道泉質療效,但能泡個熱水澡,對於搭夜機的我來說,真的是太需要了,這時候我又忍不住誇獎自己,安排的真是好又棒啊…
渡月亭官網:
http://www.togetsutei.co.jp/index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