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《經濟學人》雜誌旗下的一個智庫組織,今年7月3日發表了一份全球最合適居住城市的報告,被評選為第一名的,是地狹人稠、擁擠吵雜、生活壓力巨大的水泥森林 - 香港,讓許多人大呼難以置信。
香港獲得高分的重要原因,是在極小的範圍內,擁有最多的天然風景。
但這些近在咫尺的自然風光與可愛小生物,有多久沒有細心欣賞了?或者是從來就不知道他們存在於你我生活周遭?
星期六的夏夜,在高級住宅環繞下的粉嶺馬屎埔村,我們進行了一次小小的探險,目標是尋找好久沒見的螢火蟲,然後品賞一頓在地農莊宴。
幾位熱情的年輕人,為家園設計各種活動,其中一項就是帶著我們夜訪村裡的小生物,先用照片大致講解可能會看到的生物,然後就正式出發。第一位出場的是"樹棲蝸牛",顧名思義喜歡在潮濕的樹幹附近生活,用黏液包著的殼只露出小小一部份,是生存的偽裝。
這位是常見的"非洲大蝸牛",可以長得比雞蛋還大,曾被商人誤以為能取代法國蝸牛,引進成為美味盤中飧,誰知竟是粗肉難食不能登大雅之堂,以後就展開了在異鄉流浪的命運,在香港落地生根,也無法將他們逐回非洲大陸。
又一個破壞生態的故事。
有著同樣故事的福壽螺,田邊小水塘滿滿的都是。記得小時候在台北的大湖公園,湖裡遍佈噁心的福壽螺和粉紅色的卵,政府也說是難以解決的大問題,對農作物造成極大損害,但過了好多年再去,福壽螺都不見了,整治很成功。
年輕人導覽員說,台灣用了"鴨間稻"來對付福壽螺,就是在稻苗長到一定的高度後,在水田裡放養小鴨子,鴨子雖然漸漸長大,但稻苗也日漸高壯,鴨子的高度不足以踩壞稻子,卻能穿梭在田中吃福壽螺維生,到了收成的時候,既能賣稻米,還能賣掉長大的鴨子,又成功解決了福壽螺危害的問題。
不過這招在香港不能用,因為怕禽流感,香港不准養鴨子。
他不是蚯蚓,他叫"馬陸",又稱千足蟲,能俐落地移動,也會捲成鈕扣小捲餅暫時裝死,用較堅硬的外皮硬殼抵擋敵人的來襲。
"花狹口蛙" (學名:Kaloula pulchra )受到攻擊就會用後腳挖地,盡量把身體藏起來,或是脹大身體以嚇退敵人,因此有個可愛的稱號叫"肥波",是個愛裝腔作勢的,有鴕鳥心態的傢伙。
另一位在郊外常見的"澤蛙" Fejervarya limnocharis,晚上聽到像牛一樣大叫的就是他,背上的直條紋是最大特徵,有寬條、細條、綠條三種不同花紋。
今年倫敦奧運的體操帥哥們,強健體魄和帥氣臉龐讓許多人為之瘋狂,大量帥哥們的寫真照也在FACEBOOK上洗版流傳,以下介紹給大家同樣身段靈活、會彈會跳的"班腿泛樹蛙"帥哥們的寫真集,可有興趣也讓他們洗洗版?
青蛙王子們是不是個個眼大鼻高,手長腿壯的呢?親一下還會變帥哥喔...
低頭找東西,也別忘了舉頭三尺有驚喜,樹梢上的小片片,是"紫絡蛾蠟蟬",它們是蛾還是蟬?答案統統都不是,它們自成一家,屬於同翅目,蛾蠟蟬科。喔喔,這名詞讓我想起高中的生物課...好遙遠了啊~~~
今晚還看到有毒的黑眶蟾蜍,最大目標"螢火蟲"也沒讓大家失望,除了在樹叢間穿梭嬉戲,還會突然在我們的頭頂飛越飄移,就像在期待好戲的觀眾面前大秀演技,雖然只有5、6隻,不能和小時候鄉下輕易就見到幾十隻相比,但已經帶給城市人,難得的美妙驚喜。
然後今晚另一重頭戲,就是品嘗一頓在地農莊宴。在田間尋寶之前,廚師早已在農莊的露天廚房裡忙碌起來。
新鮮現採的蔬菜,品嘗最合時的甜味。
鋪上海藻的粗豆腐,健康營養滿"碘",最近奶粉有缺"碘",大家快多補充點吧!
雞腿?冬瓜?
這是鋪了味增、薑末、蔥粒的烤南瓜,鮮甜好吃大獲好評。
拌秋葵與辣豆干,樸實美味的小菜。
秋葵的醬料非常好吃。
香港是全世界最適合居住的城市嗎?我不認同,但經過今晚,她被加分了。
馬寶寶社區農場